南词戏 戏曲简介

[视频类型]:南词戏

[下载格式]:MP4/FLV

[下载次数]:8

[视频时长]:未知分钟

内容介绍

南词戏,福建地方戏剧种,主要流行于南平地区。
南词戏最早起源于江苏苏州,原系一种坐唱曲艺。清代中期从浙江传入将乐县,境内城乡组建班社坐唱戏文,演唱者5~10人不等。在长期演唱实践中,此曲艺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,吸收民歌小调之精华,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南词剧种。唱词曲调为八韵,每韵由七字组成,一曲八句。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。乐器使用扬琴、琵琶、三弦、苏笛、京胡、二胡、板胡、笙、镜锣、铜钹、渔鼓等。民国初期,将乐县南词盛行,并逐渐在舞台化妆演唱,逢年过节、迎神赛会和富贵人家喜庆寿诞中必唱南词。曲会讲究,挂桌帘,摆香案,掌鼓板者坐上正中,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,各执乐器,按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行当扮唱。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。[1]
清中叶至民国期间,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。清嘉庆年间成立了第一个班社“静逸轩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。1953年,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,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,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《井台会》,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。[2]
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《白兔记》、《昭君出塞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秋江》、《僧尼会》、《拜月》、《借衣劝友》、《井台会》等。[3]
2006年5月20日,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[4]
南词戏,流行于南平地区,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。清乾隆、嘉庆年间(1736~1820年),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时是以坐唱形式出现的,唱、白均用苏州“土官话”,以唱为主,间以说白。曲调有“大调”与“小调”两类,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,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,保留有《泣颜回》、《耍孩子》、《一枝花》、《将军令》等曲牌。而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的剧目,如《断桥》、《秋江》、《出塞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西厢》、《拜月》等。
清中叶至民国期间,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。清嘉庆年间(1796~1820年),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“静逸轩”,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。清道光年间(1821~1850年),成立有“以成社”,清同治十年(1871年),南平天主教徒组织“三德堂”,清光绪年间(1875~1908年),有“同乐轩”,民国5~35年(1916~1946年),又有“鹤鸣社”、“赓韵琴社”等组织。
南词戏
南词戏
民国26年(1937年),顺昌县元坑洋坊农民自发组织“乐春社”,聘请邵武师傅教习。由于南词表演形式单调,艺人多为半农半艺,艺术难以精进,逐渐衰落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。一批业余南词艺人又重新恢复南词演唱活动,如将乐县文化馆在元宵、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南词清唱晚会。
1953年,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,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,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《井台会》,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。演员从清唱坐弹开始走上舞台,按行当角色化妆演出。随后,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,演出《秋江》、《出塞》、《吐袖》、《牡丹对药》等剧目。同时,变原先的“土官话”为普通话,并向婺剧、京剧、昆剧等学习表演科介,丰富了南词戏艺术。
1960年2月,南平市创办了南词艺术学校,挖掘、整理、编印《南词音乐》作为教材。
1961年,在福建省文化局建议下,将乐县南词着重以曲艺形式发展,强化说唱表演功能。表演形式设计为1个演员化妆,身前架凡鼓(两面中心突出,腹背可击),手执小鼓槌,击鼓说唱,并以手势动作表演,旁边加小乐队伴奏。此后,编演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节目,但基本上属旧曲谱套新词。南词演唱《赵顶良书记治水》曾被选送参加“上海之春”音乐会演出。[1]
1962年冬,福建省音乐家协会派员专程到沙县收集记录了南词《花魁袖吐》、《疯僧扫秦》、《花亭相会》、《昭君和番》、《杨雄醉酒》、《断桥相会》、《借衣劝友》选段和南词小戏《姑嫂打渔》、《卖草垫》、《花子过关》、《烟花自叹》、《放风筝》、《秋江》等剧目。
1964年,成立南平南词戏实验剧团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南词老曲目被视为“封、资、修”毒草而打入冷宫。剧团被解散,直至1981年5月才得到恢复。1973年,恢复南词演唱。创作剧本《扎根记》曲谱有所创新,在三明地区会演中获得好评。从1982年开始到1996年,南词戏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剧目,其中《紫气东来》、《大街小巷》、《这不仅仅是误会》、《竹林劫》、《古渡风情》等,参加建阳地区调演与省戏剧会演,获得各种奖项。[5] 至1992年三明市境内收存南词传统曲目有《断桥相会》、《合钵收妖》、《芦林相会》、《昭君和番》等“四大曲王”和其他剧目及折子戏、小戏等18本。[1]
传统剧目编辑

  
序号 剧目 类别 创作时间 创作者 整理者
   参考资料
1 《秋江》/《秋江别》 传统折子戏 / / 邱德民 [6]
2 《袖吐》 传统剧目 / / 吕德明 [7]
3 《大街小巷》 现代戏 1984年 王文绪、郑开初
   / [8]
4 《良心》 现代戏 1990年 吴国豪(编剧) / [9]
5 《金钱万能》 现代戏 1990年 吴国豪(编剧) / [10]
戏曲音乐编辑
唱腔

唱腔分南词、北调、杂韵、小调四类。前三类是主体。总称“大调”。
(一)南词
有《正韵》、《弦索》两种。《正韵》(又称《八韵》),是南词戏的基本唱腔,旋律跌宕委婉,适于描景、抒情。《弦索》(又称《快板》),速度较快。板式以一眼板为主,也有散板。适于叙述,包含《单弦》、《双弦》、《混合弦》三种调,词格以上、下句对称结构为主。
(二)北调(又称别调、八调)
旋律明朗、流畅,节奏紧凑,以一眼板为主,多用于对唱。
(三)杂韵
常用曲牌有《秋江韵》、《点绛唇》、《鸳鸯歌》、《竹枝词》、《四合如意》等。
(四)小调
常用的《红绣鞋》、《进兰房》、《女告状》、《虞美人》、《鲜花调》等。
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。调式以商、角、徵、羽为常见。曲韵沿用中州韵,用土官话演唱,后逐渐改为普通话演唱。[11]
器乐

(一)十 番
用笙、笛、三弦等10种乐器演奏,常用曲牌有《乱云》、《翠峰》、《旭日》、《润声》、《瀑吼》、《晴霞》、《涌涛》等,称“七牌十番”和《初步瑶池》、《再步金阶》、《三步灵宫》(称“三步天女散花”)以及《麻姑晋酒》、《朝天子》、《普天乐》、《上小楼》等。
(二)大 吹
用唢呐演奏,常用曲牌有《将军令》、《大得胜》、《小开门》、《状元游街》、《落地金莲》等。
(三)锣鼓经
较有特色的有《五不齐》、《和合锣》、《洗马》、《大上台》等。[12]
乐队乐器

传统乐队分文、武两场。文场以高胡、扬琴、琵琶为主,还有三弦、笙、苏笛、唢呐、二胡、壳胡等;武场有板鼓、松鼓、探锣、大锣、词钹、大钹、紧板等。[13]
戏曲机构编辑
清嘉庆年间(1796--1820年),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“静逸轩”
清道光年间(1821~1850年),成立有“以成社”
清同治十年(1871年),南平天主教徒组织“三德堂”
清光绪年间(1875~1908年)有“同乐轩”,
民国五年至民国三十五年(1916-1946年)有“鹤鸣社”、“赓韵琴社”等组织。
1953年,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,随后,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

下载地址:

播放地址: